氨基甲酸酯類物質被廣泛用作農作物的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少數(shù)不容易分解的有害物質長期殘留在生物體內,會產生生物富集作用。氨基甲酸酯是可生物降解的化合物,通常不會產生生物富集。但是對農作物的農藥殘留進行監(jiān)控以確保農藥已經全部降解依然很重要。同時由于氨基甲酸酯溶解度高,可以滲入土壤進入地下水,從而會進入飲用水供應系統(tǒng)產生危害。
作為FDA的農藥監(jiān)測程序的一部分,大量的國內外食品和飼料需要采樣測試農藥殘留以達到環(huán)保局指定標準。目前EPA官方方法531.2規(guī)定的飲用水中必須監(jiān)測的氨基甲酸酯類物質有11種,但這只是氨基甲酸酯類的一小部分。氨基甲酸酯使用反相柱分離水解后與鄰苯二甲醛和硫醇反應產生高熒光化合物,該反應是EPA官方方法531.2和AOAC方法985.23的基礎。
這個新的擴展方法適用于檢測各種氨基甲酸酯;柱后衍生化熒光檢測法檢測水中、食品和飼料樣品中的農藥殘留靈敏度高,有選擇性。該方法與EPA方法531.2采用相同的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柱后衍生設備及化學品,實驗室中可以拓展檢測化合物的范圍。該方法用C8色譜柱,用水/甲醇做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